近日,重庆市渝中区积极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20 台,另有 6 台电梯正加紧施工,全年预计完成电梯加装 30 台。
老旧小区、“银发族”,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当两者“相遇”,电梯加装成为提升城市发展温度、民生质感的关键一招。作为全域建成区,渝中一直将既有住宅电梯加装作为重要的发展“选题”、民生“选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创新政策引领、完善流程监管、包揽加装“售后”,“一站式”、全流程推动既有住宅电梯加装,不断“梯”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上清寺街道学田湾正街10号小区就是一栋楼梯与电梯“接力”的老旧楼宇。该楼于1994年完工投入使用,目前有业主200多户。虽然是一栋有电梯的19层高楼,居民却免不了爬楼梯回家。原来,楼宇建设时,开发商将一层至三层用于商业,四层至十九层用于住宅,导致该小区的电梯只能从四层到十九层。业主要想回家,必须先爬三层楼的楼梯,再从四楼乘坐电梯。
电梯有“断档”,但民生服务不能“留白”。2023年初,为解决这三层楼楼梯带来的困扰,渝中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政策,决定将学田湾正街10号小区一层至十九层的电梯井打通,加装2部新电梯,让居民真正实现进出“一键直达”。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年限久远,一层至三层的电梯井已被商户装修使用并拒绝腾退。为让电梯井“归位”,渝中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办公室联合上清寺街道积极对接产权单位——重庆元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房综置业有限公司,并发函沟通协商。经过多方联动、几轮协商,最终,两家公司同意恢复学田湾正街10号原有井道功能。今年6月18日,上清寺街道学田湾正街正式举行10号增设电梯签约仪式,标志着居民上下楼的“最后一米”将被打通。
在陈崇兴和邻居们期盼新电梯的时候,渝中区若瑟堂巷16号、17号两栋楼的居民已经通过一部电梯,实现了“精准”进出。电梯延伸出的“阶梯状”连廊,在空中构成独特的“树状”风景线。但这棵让两边居民都满意的“连廊树”其实来之不易。
原来,若瑟堂巷16号、17号是一对约成直角相连的“连体”老楼。自1988年建成以来,两栋楼的居民比邻而居、温馨和睦。但2020年10月,两栋楼的“连体友谊”遇到了一些“挑战”:在渝中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的带动下,两栋楼的居民都在街道的帮助下申报加装电梯。但两楼的楼道口之间只有一块小小的空地,不足以满足两栋楼分别加装电梯的需求,且16号住宅为错层结构,17号住宅为平层结构,2个单元每层楼高差约1.5米,常规的一梯连廊形式不足以满足两栋楼的出行需求。于是两栋楼的居民“暗暗较劲”,都想为加装电梯“争地盘”。
一块空地、两方需求,既要解决居民“出行难”,又要解决地域狭小的“地盘难”,还不能让居民的出行变得“将就”。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面调研“问情况”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现场“把脉”,一点一点“啃问题”“画图纸”。最终通过论证,为居民确定了“错层连廊”的电梯加装方案。不同于传统连廊,“错层连廊”根据两栋楼的实际高差在空中设置出“阶梯状”的连廊,加上电梯的贯通开门方式,既能打破地域狭小的局限,又有效避免廊桥过长遮挡低楼层住户光线的问题,还节约了加装成本。
电梯加装,是一个复合命题,不仅需要明确谁来主导、钱从哪儿来等实际问题,还要预防无人“售后”、无人监管等“后半篇考验”。渝中缺乏专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众多,如何防患于未然,确保电梯加装后有人管护?渝中紧盯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从电梯加装初始就制定了完整的“政策包”,通过制度“补位”,确保兜底“售后”不留隐患。
2023年11月,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渝中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办公室在对标落实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和街道不断优化《渝中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流程》,进一步将工作流程从11步简化为10步、老百姓签字从3次简化为2次、部门盖章从2次简化为1次,真正做到了居民提出意愿想法、政府服务完善流程,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仅是解决电梯有无的问题,更要提前预判后续维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一加了之’。”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加装电梯之初,该局就充分考虑到这方面情况,要求所有电梯由专业物业公司或者社区物业服务中心使用管理;电梯由制造厂家进行维护保养。并在总承包合同中,签订了外墙玻璃3年质保、电梯5年质保、电梯五大件10年质保、钢结构50年质保等严格的质保条款,从源头消除电梯管护“后顾之忧”。来源:央广网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标签】 加装电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