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信息公开和投诉反馈渠道
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政策和好处理解较浅,对具体内容不熟悉,所以参与度不高。因此可以通过业主大会、小区宣传、网络媒体等渠道,针对加装电梯带来的便利、成功加装的案例、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等内容进行宣传。针对高层和低层居民的不同诉求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耐心解释,对加装电梯有异议的居民进行协调,走访了解各业主需求与疑虑,让业主因为知情而通情达理,努力平衡加装电梯各方的利益。与此同时,建立投诉反馈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小区服务站等渠道,让居民真正参与到加装电梯的全过程中。
探索建立利益受损补偿机制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改变了各个楼层的使用价值和房价,使得各个楼层居民的收益各不相同。政府应立足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细则和实施方案,提高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支持度。
优化资金筹备模式
提出操作性强的资金分摊意见和补贴细则。分摊原则应遵循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电梯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和其他费用(如检测费、零部件更换费用等)的分摊细则。对符合加装要求的小区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以进一步降低居民的负担。
拓宽资金筹备渠道
可以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如可以申请使用本人、配偶和子女的住房公积金;对于财政能力不足的地区,探索建立由市、区、县三级联动共同承担加装电梯的补贴资金模式;适时吸引社会力量,如投放电梯广告,产生的收益回馈居民。
合理选择电梯类型
无机房电梯适用于加装电梯空间和尺寸受限、楼间距较小的情况;有机房电梯适用于较炎热地区或老年人占比较高的小区(考虑到应急救援方便、乘坐舒适度等因素)。
合理选择电梯尺寸
在满足规划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担架电梯,在轿厢有效面积和额定载重量匹配的情况下尽量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通过多部门联动保障电梯施工质量
明确加装电梯申请流程的办理时限。住建部门、土地规划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对审批时间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受理。
明确专业职能部门和检验机构对电梯的安装过程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对电梯安装前施工告知、电梯验收完成后使用登记证办理、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提供指导,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应监督电梯安装全过程,对安装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确保电梯安装质量。
明确使用单位主体,探索建立电梯托管服务
探索建立电梯托管制度,积极寻求市场化运作,对加装电梯实行“有物管找物管,无物管找托管”的使用管理模式,打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千米”。比如广州市越秀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电梯托管服务,首创电梯托管地方标准,并且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托管机构的能力进行评定,让电梯有人管,居民有的选,托管有标准,推动了电梯的安全多元化治理,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也给既有住宅增添了一项配套设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标签】 加装电梯
【责任编辑】